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徐工XCT12L5_1这款12吨级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不是固定的,它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工作幅度、臂长和支腿工况。 起重性能表就是这三者组合下的安全能力数据集合。
徐工XCT12L5_1是一款典型的12吨级产品,其特点是机动灵活,适用于城市建设、物流装卸、设备安装等场景。其性能表大致如下(请注意:以下为示例数据,具体请以官方最新性能表为准):
| 臂长 (m) | 工作幅度 (m) | 额定起重量 (t) | 备注 (支腿全伸) |
|---|---|---|---|
| 10.2 (基本臂) | 3.0 | 12.0 | 最大起重量 |
| 5.0 | 6.5 | ||
| 7.0 | 3.8 | ||
| 9.0 | 2.2 | ||
| 17.6 (全伸臂) | 5.0 | 5.0 | |
| 10.0 | 2.5 | ||
| 14.0 | 1.3 | ||
| 17.0 | 0.8 | 最大幅度 |
应用案例解析
案例一:厂房内设备吊装(精确计算,空间受限)
- 场景描述:需要将一台重约4吨的机器设备,从厂房门口吊运到室内指定位置。设备需跨越一个障碍物,吊装就位时,吊钩与设备中心的水平距离(即工作幅度)约为7米。厂房高度允许使用全伸臂(17.6米)。
- 应用性能表步骤:
- 确定工况:支腿全伸,使用全伸臂(17.6米)。
- 查找对应数据:在“17.6米臂长”一列,找到“7米幅度”对应的起重量。示例表中没有直接7米的数据,但我们可以通过插值法估算,介于5米(5.0吨)和10米(2.5吨)之间,实际性能表会有更详细数据,假设查到7米幅度时,起重量约为3.5吨。
- 决策与分析:
- 问题:设备重4吨 > 起重机在7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3.5吨。此方案不可行! 存在超载倾覆的巨大风险。
- 解决方案:
- 方案A(调整位置):与客户沟通,能否将设备放置点挪近一些。如果将工作幅度减小到5米,此时额定起重量为5.0吨 > 4吨,方案安全。
- 方案B(使用更短臂长):如果厂房高度允许,尽量使用更短的臂长。比如使用基本臂10.2米,在7米幅度下,起重量为3.8吨(见性能表),虽然仍略小于4吨,但比全伸臂工况要好。可能需要尝试6.5米幅度(起重量约5.2吨)来确保安全。
- 核心要点:在空间受限的室内作业,工作幅度是决定性因素。必须精确测量幅度,并严格对照性能表,留有适当的安全余量(通常建议使用额定起重量的80-90%作为安全作业重量)。
案例二:路边装卸预制板(考虑幅度与回转区域)
- 场景描述:将卡车上的预制板(每块重2吨)吊到路边工地。卡车停在路边,工地与卡车有约3米的距离。需要使用全伸臂17.6米来保证作业半径。
- 应用性能表步骤:
- 确定工况:支腿全伸,全伸臂(17.6米)。
- 查找数据:吊装过程包括从卡车上垂直起吊(幅度小)和回转至工地(幅度增大)。最危险的点在回转到位时,此时工作幅度约为:支腿到卡车的距离 + 卡车宽度/2 + 路边到工地的距离。假设最终幅度为10米。查表:10米幅度下,起重量为2.5吨。
- 决策与分析:
- 可行性:预制板重2吨 < 额定起重量2.5吨。方案可行。
- 安全操作要点:
- 操作员必须平稳操作,避免在回转时因离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