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徐工QUY650是一款65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中的核心指导文件。它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吊装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工况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应用QUY650的起重性能表。
核心概念回顾: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进入案例前,必须先理解性能表中的几个关键参数:
工况(Configuration):决定了性能表的选择。主要包括:
- 主臂工况(Truck Configuration):使用较短的主臂,机动性强,常用于近距离、大吨位吊装。
- 主臂+副臂工况(Truck & Luffing Jib):需要更大的起升高度或幅度时使用。
- 超起工况(Truck & Superlift):使用超起装置(配重托盘),能极大提升起重能力,尤其是在大幅度作业时。
幅度(Radius):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
额定起重量(Rated Capacity):在特定工况和幅度下,起重机允许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
臂长(Boom Length):主臂伸出的长度。
支腿跨距(Outrigger Span):支腿完全伸出的尺寸,跨距越大,稳定性越好,起重能力通常也越高。
应用案例详解
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典型超起工况)
- 场景描述: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组,机舱重量为95吨,需要安装的高度(吊钩高度)为90米。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由于起升高度高、重量大,必须使用超起工况。假设现场地面条件良好,使用最大支腿跨距(如9.6m x 9.6m)。
- 查询性能表:打开QUY650在“超起工况,9.6m支腿跨距”下的性能表。
- 匹配参数:
- 目标重量:95吨。
- 目标高度:90米。这需要反推所需的臂长组合。90米的高度意味着吊臂顶端需要更高,通常需要“主臂+副臂”的组合。例如,可能需要使用60米主臂 + 30多米副臂的组合。
- 查找对应幅度:在性能表中,找到使用该臂长组合(如60m主臂 + 36m副臂)的那一列。然后沿着这一列向下找,找到额定起重量刚刚大于或等于95吨所对应的幅度。
- 假设在表中查到,在60m+36m臂长下,幅度为20米时,额定起重量为100吨;幅度为22米时,额定起重量为92吨。
- 结论:为了保证安全(95吨 < 100吨),起重机的工作幅度必须严格控制在20米以内。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塔架距离起重机20米,那么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如果必须站在22米外,则此方案不可行,需要考虑增加配重、改变吊点或使用更大吨位的起重机。
- 验证风速等限制:性能表通常基于理想条件(如风速低于一定值)。现场必须评估风速,若风速过高,需根据性能表中的备注进行折减。
案例二:化工厂反应塔吊装(主臂工况)
- 场景描述:在化工厂设备区内安装一个重量为180吨的反应塔。作业空间狭窄,吊装距离近,但周围有现有管道,要求起重机能精准就位。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重量大,但作业幅度小,起升高度要求不高。优先考虑使用主臂工况,因为其结构简单,设置快捷,稳定性好。
- 查询性能表:打开QUY650在“主臂工况,最大支腿跨距”下的性能表。
- 匹配参数:
- 目标重量:180吨。
- 目标幅度:由于空间狭窄,预计幅度在10米左右。
- 查找对应臂长:在性能表中,查看幅度为10米的那一行。然后向右查找,找到额定起重量大于180吨所对应的最大允许臂长。
- 假设表中显示:10米幅度下,臂长40米时,起重量为200吨;臂长44米时,起重量为185吨。
- 结论:为确保安全吊装180吨,主臂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