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XLC150履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徐工XLC150履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徐工XLC150履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徐工XLC150履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履带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不是固定值,它严重依赖于具体的工况配置。 性能表是工程师和机手在现场做出安全、高效决策的“圣经”。

徐工XLC150是一款150吨级的履带起重机,其性能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主臂工况: 主臂长度、工作幅度(回转半径)。
  • 固定副臂工况: 主臂长度、副臂长度、副臂安装角度、工作幅度。
  • 超起工况: 是否使用超起装置(如XLC150可能配备的塔式副臂或轻型超起),超起半径和配重。
  • 地基情况: 性能表通常基于特定地面条件(如坚实地面),软地基需折减。

应用案例一:风电塔筒安装(主臂工况)

场景描述: 在某风电场,需要安装一段重45吨、长20米的风电塔筒。安装高度约为15米。现场地面经过压实处理,状况良好。

应用性能表步骤:

  1. 确定吊装参数:

    • 吊装重量: 45吨(需包含吊钩、索具重量,假设总计47吨)。
    • 所需高度: 塔筒高20米,吊钩需提升至至少25米(考虑索具和安全高度)。主臂长度需满足此要求。
    • 工作幅度: 由于塔筒基础是固定的,起重机需在一定距离外作业。假设最近的工作幅度为12米。
  2. 查阅性能表(主臂工况):

    • 找到对应 “主臂工况” 的性能表。
    • 在“臂长”列中,选择能够满足25米起升高度的臂长。例如,选择 30米 主臂(30米臂在最大仰角时,吊钩高度远高于25米,安全)。
    • 在30米臂长的横行中,查找 “工作幅度”为12米 时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查表示例: 假设性能表显示:30米主臂,12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 58吨
  3. 安全校核与决策:

    • 比较: 额定起重量(58吨) > 实际吊重(47吨)。
    • 安全余量: (58 - 47) / 58 ≈ 19%,符合安全规范(通常要求余量大于10%-15%)。
    • 结论: 使用30米主臂,在12米幅度下进行吊装是安全可行的。机手需将起重机精确停放在此工况下,并确保在12米幅度内完成作业。

应用案例二:化工厂设备检修(固定副臂工况)

场景描述: 在化工厂密集的设备区,需要更换一个位于高处的反应釜,设备重28吨,安装位置周围有其他设备,主臂无法直接越过障碍物。需要副臂来增加吊装高度和跨越障碍。

应用性能表步骤:

  1. 确定吊装参数:

    • 吊装重量: 28吨(含索具约29吨)。
    • 吊装高度与空间: 需要跨越障碍物,要求吊钩有很高的起升高度。决定使用 主臂+固定副臂 工况。
    • 初步配置: 计划使用 36米主臂 + 12米副臂,副臂安装角度为30度(这个角度可以提供较好的跨越能力和起升高度)。
    • 工作幅度: 由于障碍物限制,起重机需在较远距离作业,预计工作幅度为18米。
  2. 查阅性能表(固定副臂工况):

    • 找到对应 “主臂36m + 副臂12m,角度30°” 的专项性能表。
    • 在性能表中,查找 “工作幅度”为18米 时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查表示例: 假设性能表显示:此工况下,18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 35吨
  3. 安全校核与决策:

    • 比较: 额定起重量(35吨) > 实际吊重(29吨)。
    • 安全余量: (35 - 29) / 35 ≈ 17%,符合安全要求。
    • 结论: 该工况方案**可行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