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250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前都必须严格查阅。 STC250的性能会随着吊臂长度、工作幅度(吊臂与重物的水平距离)和支腿状况发生巨大变化。
案例一:城市建筑工地 - 安装预制楼板(使用基本臂,小幅度作业)
工况描述:
- 任务:将一块重约8吨的预制楼板吊装到10米高的楼层上。
- 现场:场地相对狭窄,起重机需靠近建筑物停放。
- 吊具:使用主钩,吊装绳索重量约0.2吨,总吊重约8.2吨。
性能表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使用全支腿,侧方或后方作业区域(这是起重能力最强的区域)。
- 选择吊臂:作业高度不高(10米+吊索具高度),但需要较大的起重能力,因此首选基本臂(10.8米) 或稍伸出一点(如13.5米臂)。
- 计算幅度:起重机需靠近建筑物,假设回转中心到楼板安装点的水平距离(即幅度)为6米。
- 查阅性能表:
- 找到 10.8米臂 或 13.5米臂 的对应列。
- 在“幅度”一行中找到 6米。
- 查看交叉点的额定起重量。例如,在STC250的性能表中,13.5米臂、6米幅度时,额定起重量通常在16吨以上。
- 安全验证:
- 吊重(8.2吨)< 额定起重量(16吨),符合要求。
- 安全余量充足,此工况下操作非常安全。
关键点:在城市密集区域,小幅度、使用短臂是发挥起重机最大能力的工况。性能表清晰地显示了在这种理想条件下的强大起重能力。
案例二:市政工程 - 安装路灯杆(使用长主臂,中等幅度作业)
工况描述:
- 任务:在绿化带中央安装一根重4吨、长12米的路灯杆。
- 现场:起重机必须停在路边,吊臂需要跨越绿化带。
- 吊具:总吊重约4.1吨。
性能表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使用全支腿,作业区域可能是侧方或后方,但幅度较大。
- 选择吊臂:路灯杆高12米,加上吊索具和起升高度,需要较长的吊臂。假设选择28米的主臂。
- 计算幅度:起重机停在路边,绿化带宽度+安全距离,假设幅度需要14米。
- 查阅性能表:
- 找到 28米主臂 的对应列。
- 在“幅度”一行中找到 14米。
- 查看额定起重量。例如,28米臂、14米幅度时,额定起重量可能约为4.5吨。
- 安全验证:
- 吊重(4.1吨)< 额定起重量(4.5吨),但余量非常小(仅0.4吨)。
- 风险分析:此工况已接近临界状态。必须考虑:
- 风载(路灯杆受风面积大)。
- 吊臂晃动。
- 地基是否坚实。
- 决策:不建议直接作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之一:
- 优化方案:尝试将起重机更靠近一点,将幅度减小到12米或13米,起重能力会显著增加。
- 增加配重:确认是否使用了全部配重。
- 使用副臂:如果幅度无法减小,可能需要接更长的副臂,但需查阅带副臂的性能表,其起重能力会进一步下降,必须重新校核。
关键点:此案例展示了“长臂+大幅度”对起重能力的巨大削弱。性能表帮助操作手识别了临界风险,避免了超载事故。
案例三:厂房内设备吊装(使用副臂,跨越障碍)
- 工况描述:
- 任务:将一台重3吨的精密设备吊装到厂房二楼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