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福田雷萨FTC90X7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这对于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至关重要。
第一步:理解FTC90X7的关键性能参数
在查看性能表之前,先了解这台设备的基本能力:
- 最大起重量: 90吨(通常在短臂、小幅度工况下实现)
- 主臂长度: 四节U形臂,全伸可达44.5米。
- 副臂: 可选配,可进一步延伸臂长,最大臂长可达70.5米(主臂+副臂)。
- 核心限制因素: 幅度(工作半径) 和 臂长 是决定起重能力的两个最关键因素。
第二步:认识起重性能表
起重性能表通常是一个矩阵表格,纵轴是臂长,横轴是幅度(半径),表格内的数字是对应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性能表会分为几张,例如:
- 主臂起重性能表(最常用)
- 主臂+副臂起重性能表(需要超长臂工况时使用)
- 360°全周作业/侧方/后方作业性能表(支腿全伸时,不同方向的起重能力可能不同,后方通常最强)
重要原则:
- 幅度越大,起重量越小。
- 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起重量越小。
- 严禁超载! 所有数据都已包含起重机自身重量(如吊钩、钢丝绳)。
第三步: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需要将一台重 30吨 的设备吊装到 20米高 的平台上。
案例1:近距离、基础吊装工况
- 工况描述: 设备放置位置离起重机中心较近,平台正下方,幅度大约为 8米。高度要求20米。
- 应用性能表:
- 确定所需臂长: 高度20米,加上吊索具高度和安全余量,选择 22米 左右的主臂即可满足要求。
- 查阅性能表(主臂,22米臂长,8米幅度):
- 在性能表上找到“臂长22m”这一行,横向找到“幅度8m”这一列,交叉点的数字就是最大起重量。假设查表得 48吨。
- 决策分析:
- 吊装需求是30吨,而起重机在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是48吨。
- 安全余量充足(48 > 30),此工况非常安全,可以轻松完成吊装。
案例2:中远距离、跨越障碍物工况
- 工况描述: 设备需要跨越一个较低的建筑物,起重机中心离设备落点较远,幅度约为 16米。高度要求20米。
- 应用性能表:
- 确定所需臂长: 由于要跨越障碍,臂长需要更长。假设障碍物高10米,落点20米高,通过计算可能需要 28米 或更长的臂长。
- 查阅性能表(主臂,28米臂长,16米幅度):
- 查表得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20吨。
- 决策分析:
- 吊装需求是30吨,但额定起重量只有20吨。
- 严重超载! 此方案不可行,非常危险。
- 解决方案:
- 方案A(调整车位): 尽可能将起重机向设备靠近,减小工作幅度。比如将幅度从16米减小到12米,再查表(28米臂,12米幅度),起重量可能达到35吨,即可满足要求。
- 方案B(使用副臂): 如果车位无法调整,但地面允许接副臂,可以考虑使用主臂+副臂工况。查阅副臂性能表,在相应幅度和臂长下,看起重量是否满足30吨。但通常副臂工况下起重能力会显著下降,需要仔细核对。
案例3:极限长臂、高空就位工况
- 工况描述: 吊装高层建筑顶部的设备,幅度要求 20米,安装高度达 50米。
- 应用性能表:
- 确定工况: 这已经超出了主臂44.5米的能力范围,必须使用 主臂+副臂 工况。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