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TC1000A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1000A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1000A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1000A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和“法律依据”。它严格规定了在不同工作幅度(吊臂回转半径)、不同臂长组合下,起重机所能安全起吊的最大额定载荷。

STC1000A作为一款100吨级的汽车吊,其性能表非常复杂,通常包含主臂工况、副臂工况、以及固定支腿/全伸支腿等多种模式下的数据。应用性能表的关键在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数据并进行计算。


应用性能表的基本步骤(通用原则)

  1. 确认工况:确定使用的是主臂、主臂+副臂,还是其他特殊工况。
  2. 确认配置:确认支腿状态(全伸/半伸)、是否使用配重(全配重/部分配重)。
  3. 确定幅度:测量或估算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即工作幅度)。
  4. 确定臂长:根据吊装高度和幅度,确定需要伸出的主臂长度。
  5. 查表取值:在对应的性能表中,根据臂长幅度交叉点,找到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6. 计算比较:计算吊物重量(包括吊钩、索具等所有吊重)是否小于等于额定起重量,并留有安全余量(通常要求不超过额定载荷的75%-90%,具体看公司安全规定)。
  7. 考虑其他因素:性能表是在理想平整坚固地面条件下的数据,还需考虑风载、坡度、软基等现场因素的影响,适当降低起重能力。

具体应用案例

案例一:常规工地设备吊装(主臂工况)

  • 场景描述:在某建筑工地,需要将一台重约28吨的空气压缩机吊装到10米高的混凝土平台上。现场地面坚实平整,STC1000A支腿全伸,使用全配重。
  • 应用过程
    1. 工况选择:只需使用主臂即可,选择《主臂起重性能表(支腿全伸,全配重)》。
    2. 确定参数
      • 吊装高度:平台高10米,加上设备高度和索具高度,所需吊钩高度约13米。
      • 工作幅度:由于平台边缘有障碍,起重机需保持一定距离,经测量,吊装时的工作幅度约为12米
      • 臂长确定:根据勾股定理粗略估算,臂长需要 > √(12² + 13²) ≈ 17.7米。为安全起见,选择20米臂长。
    3. 查表取值:在性能表中找到“臂长20米”一行,与“幅度12米”一列交叉点。我们假设查到的额定起重量为 32吨。(注:此为示例值,请以实际性能表为准)
    4. 安全校核
      • 设备重量28吨 + 吊钩索具重量约2吨 = 总吊重约30吨。
      • 额定起重量32吨 > 总吊重30吨。
      • 负荷率 = 30 / 32 ≈ 93.75%。这个负荷率偏高,很多安全规程要求不超过80%-90%。
    5. 决策风险较高! 虽然理论上未超载,但负荷率已接近临界值。应考虑:
      • 优化方案A:尝试将起重机更靠近平台,将幅度减小到10米。查表可知,20米臂长在10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可能达到40吨以上,负荷率降至75%,非常安全。
      • 优化方案B:如果无法靠近,可适当伸出臂长至22米,虽然额定起重量会略有下降,但可能获得更好的吊装角度,需重新查表计算。
    • 结论:通过应用性能表,司机判断出初始方案存在风险,并通过调整幅度优化了吊装方案,确保了安全。

案例二: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主臂+副臂工况)

  • 场景描述:吊装一座重8吨的钢结构尖顶到80米高的建筑顶部。由于高度要求,必须使用副臂。
  • 应用过程
    1. 工况选择:选择《主臂+副臂起重性能表》。STC1000A可能提供多种副臂安装角度(如0°, 15°, 30°),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