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CC4000A-2履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CC4000A-2履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CC4000A-2履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和“法律文件”。任何吊装方案都必须严格基于性能表进行编制和校核。
一、 理解SCC4000A-2的关键性能参数
在讨论案例前,先快速回顾这台设备的基本信息:
- 最大起重量:400吨
- 主臂工况:主臂长度18米~96米(通过中间节接长)
- 固定副臂工况:主臂+固定副臂,最长可达96米 + 48米 = 144米
- 变幅副臂工况:用于需要更大起升高度或跨越障碍物的工况。
- 超起装置:这是SCC4000A-2性能提升的关键。通过配置不同半径的超起配重(如9米、15米、21米等),可以大幅提升长臂杆工况下的起重能力。
性能表的核心变量:对于任何一个吊装任务,你需要确定四个关键参数,然后才能在性能表中查找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工况:使用的是主臂、固定副臂还是变幅副臂?
- 臂长组合:主臂多长?副臂多长?安装角度是多少?
- 工作半径:吊机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点的水平距离。
- 超起配置:是否使用超起?超起配重半径是多少?
二、 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典型的主臂+变幅副臂工况)
- 场景描述:在风电场吊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的机舱,机舱重量为95吨,轮毂高度为100米。吊车需要站在风机基础附近进行作业。
- 性能表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由于高度超过100米,必须使用变幅副臂工况。
- 确定臂长组合:
- 主臂长度:选择96米(最大主臂)。
- 副臂长度:根据高度需求,选择36米或42米的变幅副臂。假设选择42米副臂,总臂长组合为96米+42米=138米。
- 副臂角度:通常设置为10°或20°,以获得最佳性能和作业空间。假设为10°。
- 确定工作半径:由于吊车需要靠近基础,工作半径不能太大。假设为20米。
- 确定超起配置:如此长的臂杆和重物,必须使用超起。选择最大的21米超起半径以获得最大起重能力。
- 查表:在性能表中找到“96m主臂 + 42m变幅副臂(10°),超起半径21m”这一页。在“工作半径”一列中找到20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为105吨。
- 结论:额定起重量105吨 > 机舱重量95吨,且留有约10%的安全余量(通常要求),方案可行。但如果现场条件限制,工作半径需要增加到24米,查表发现额定起重量可能降至90吨,则方案不可行,需要调整站位或臂长组合。
案例二:石化厂反应器安装(典型的重型主臂工况)
- 场景描述:在化工厂密集的设备区安装一个重350吨的反应器。现场空间狭窄,但起升高度要求不高,约30米。
- 性能表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重量大,高度低,优先考虑主臂工况,因为主臂工况的起重能力远高于副臂工况。
- 确定臂长组合:起升高度30米,加上吊索具高度,主臂长度36米或42米即可满足要求。选择较短的臂长有利于提升起重能力。
- 确定工作半径:由于设备密集,吊车可能需要站得稍远。假设工作半径为12米。
- 确定超起配置:吊装350吨的重物,即使臂杆不长,也必须使用超起来发挥400吨的最大能力。选择15米或21米超起半径。
- 查表:在性能表中找到“36m主臂,超起半径15m”这一页。在工作半径12米处,查得额定起重量可能为380吨。
- 结论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