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AC2600T8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这对于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至关重要。
第一步:理解SAC2600T8的关键性能特点
在查看性能表之前,首先要了解这台设备的核心优势,这决定了它的典型应用场景:
- 最大起重量: 260吨
- 主臂形式: 七节椭圆形主臂,全伸长度达81米,起重能力强,作业范围广。
- 典型配置: 通常配备Y型超起装置,这是其应对极限工况的关键。超起能大幅提升臂架稳定性,从而提升起重能力,尤其是在大臂长、大半径的工况下。
- 应用领域: 非常适合风电安装与检修(特别是2.X-3.X MW风机)、石化设备吊装、桥梁建设、大型预制构件安装等。
第二步:起重性能表的核心要素解读
一张起重性能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变量,它们相互制约:
工况: 这是最重要的前提。例如:
- 主臂工况: 使用基本臂架。
- 主臂 + 副臂工况: 在主臂末端接上一段或多段副臂,以增加起升高度。
- 主臂 + 超起工况: 启用超起装置(如SAC2600T8的Y型超起),这是处理大吨位、大半径吊装的核心工况。
- 风电工况: 专门为风机吊装优化的臂架组合和配重模式。
工作幅度: 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小。
配重: 起重机后方配置的重量。SAC2600T8通常有固定配重和可选的额外配重。配重越大,起重能力越强,但需考虑转场和路基承载能力。
支腿模式: 全伸支腿(提供最稳定的支撑)或半伸支腿(用于狭窄场地)。支撑跨距越大,稳定性越好,起重能力越高。
第三步: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解析
我们假设一个任务:吊装一个重85吨的风机机舱,需要安装高度为85米。
案例1:主臂工况(适用于常规、幅度较小的吊装)
- 场景: 在场地开阔的石化厂,吊装一个重60吨的反应罐,安装高度20米,幅度10米。
- 查表步骤:
- 确定工况:主臂工况,支腿全伸。
- 确定配重:使用最大配重(假设为80吨)。
- 找到对应臂长:要吊到20米高,考虑吊索具和构件高度,臂长可能需要30米左右。
- 在性能表上,找到 “臂长30m” 这一列。
- 在列中查找 “工作幅度10m” 对应的行。
- 读出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 68吨。
- 应用分析:
- 结论: 68吨 > 60吨(实际吊重),且有一定安全余量,方案可行。
- 注意: 必须确保反应罐的重量是包括所有索具的重量。同时,要检查在10米幅度、30米臂长下,起重机的负荷率是否在安全范围内(通常要求低于85%)。
案例2:主臂 + 超起工况(SAC2600T8的核心优势工况)
- 场景: 回到我们的风机机舱吊装任务(85吨,高85米)。由于高度高、重量大,必须使用超起。
- 查表步骤:
- 确定工况:主臂 + 超起工况。性能表会明确标注“带超起”。
- 确定臂长组合:81米主臂可能不够,需要接副臂。但首先看主臂+超起能否满足。假设我们需要臂长84米(主臂全伸81m + 鹅头架等高度)。
- 确定幅度:风机塔筒很高,吊装时机舱需要在一定距离外就位,假设计算出的幅度为16米。
- 在性能表上,找到 “超起工况,臂长84m” 这一列。
- 在列中查找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