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AC2000E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对于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至关重要。
核心要点:理解性能表的关键参数
在讨论案例之前,必须先理解性能表的几个核心参数:
- 工况:决定了起重机的基本配置,如主臂长度、副臂是否安装、支腿状态等。
- 工作幅度: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影响起重能力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 额定起重量:在特定工况和幅度下,起重机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
- 臂长:主臂伸出的长度。
- 配重:安装在转台后方的重量,用于平衡吊重,增加稳定性。
SAC2000E的常见工况包括:
- 主臂工况:最常用的工况,使用主臂进行吊装。
- 副臂工况:需要更大高度时,在主臂末端加装副臂。
- 塔式副臂工况:副臂以一定角度安装,用于超高、幅度大的吊装,如电厂锅炉安装。
- 固定支腿/全伸支腿:支腿完全伸出时稳定性最好,起重能力最大;有时受场地限制,只能部分伸出支腿,此时性能会大幅降低。
应用案例解析
以下是三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展示如何查询和应用SAC2000E的性能表。
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主臂工况 + 风电工况)
- 场景描述:需要在一处风电场吊装一台重95吨的发电机舱,安装高度(吊钩需达到的高度)为90米。现场场地平整,支腿可以全伸。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由于高度要求高,SAC2000E通常会使用专门的风电工况(一种特殊的主臂工况,臂长组合可能超过100米)。我们选择 “主臂+风电臂头” 工况。
- 查询性能表:翻开SAC2000E性能表中对应此工况的一页。表格的纵轴通常是臂长,横轴是工作幅度。
- 匹配参数:
- 目标重量:95吨。
- 所需高度:90米。考虑到吊索具和设备本身的高度,吊钩起升高度需要约95米。根据起重机的臂长和幅度关系,估算出需要约90米左右的主臂长度。
- 查找交叉点:
- 在性能表上,找到臂长 90米 这一行。
- 横向查看这一行中,额定起重量 大于或等于95吨 的幅度。假设在表中查到,在90米臂长、16米 幅度时,额定起重量为100吨。
- 得出结论与操作方案:
- 安全结论:100吨 > 95吨,符合安全要求。
- 操作方案:起重机就位,全伸支腿,将主臂伸长至90米。吊装时,严格控制工作幅度在 16米以内。起重机的力矩限制系统(电脑)会设定好这些参数,一旦接近或超出,会发出警报。
案例二:厂房钢构吊装(主臂工况,场地受限)
- 场景描述:在市区一个狭窄的厂房内安装一根重40吨的钢梁。由于周围有建筑物,起重机的支腿无法完全伸出,只能使用半伸支腿。钢梁需要安装到25米高的位置,预计工作幅度为12米。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这是典型的 主臂工况,但关键是 支腿状态 必须选择“半伸”或“受限场地”对应的性能表。绝对不能用“全伸支腿”的性能表!
- 查询性能表:找到性能表中明确标注为 “支腿半伸” 的页面。
- 匹配参数:
- 目标重量:40吨。
- 工作幅度:12米(由吊点和起重机站位决定)。
- 臂长:需要25米安装高度,加上吊索具等,主臂长度约需30米。
- 查找交叉点:
- 在“半伸支腿”性能表上,找到臂长 30米 这一行。
- 横向查看 12米 幅度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表中显示为45吨。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