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AC1600C8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这对于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至关重要。
第一步:理解SAC1600C8的关键性能参数
在查看性能表之前,先了解这台车的基本能力:
- 最大起重量: 160吨(这是其型号名称的来源,但在实际应用中,极少能在全工况下达到)。
- 主臂长度: 11.6米 ~ 60.5米(基本臂到全伸主臂)。
- 副臂长度: 可选配,最大可加至31.5米,使最大臂长达到91.5米。
- 典型工况: 性能表会按不同的支腿跨距和配重配置划分,例如:
- 全支腿 + 全配重: 性能最强,用于最重的吊装任务。
- 半支腿 + 部分配重: 用于场地受限的工况。
- 行驶状态(不带配重): 性能最弱,主要用于移动或应急小吊装。
第二步:起重性能表的核心要素解读
性能表通常是一个多维度的矩阵,你需要同时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变量:
- 工作幅度(半径): 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幅度越大,起重能力急剧下降。
-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
- 配重: 使用的配重吨数。
- 支腿跨距: 支腿完全伸出或部分伸出的跨距尺寸。
- 额定起重量: 在上述条件下,起重机允许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
黄金法则: 在任何一个臂长下,起重能力都随着工作幅度的增加而减小。
第三步:应用案例解析
我们模拟几个典型的吊装场景,来演示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大型设备安装(重物、近距离)
- 任务: 将一台重85吨的反应器吊装到15米高的基础上。场地开阔,支腿可以全伸。
- 应用步骤: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85吨(需包含吊钩、索具重量,假设总计约87吨)。
- 所需幅度: 设备放置点离车较近,预计幅度在8米以内。
- 所需臂长: 基础高15米,加上设备高度和吊索高度,主臂长度约需22-24米。
- 查询性能表:
- 选择 “全支腿 + 全配重(例如60吨配重)” 的工况表。
- 找到 “臂长24米” 这一列。
- 查看 “幅度8米” 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性能表显示为 95吨。
- 判断与决策:
- 95吨(额定) > 87吨(实际),满足要求。
- 安全裕度: (95 - 87) / 87 ≈ 9.2%,符合安全规范(通常要求有足够余量)。
- 结论: 该工况安全可行。操作时需严格控制幅度在8米以内。
- 确定关键参数:
案例二:风电塔筒吊装(中长臂、中等幅度)
- 任务: 吊装一节重40吨的风电塔筒,需要将塔筒吊至离起重机中心20米远的位置。臂长需要40米。
- 应用步骤: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40吨(含索具)。
- 所需幅度: 20米。
- 所需臂长: 40米。
- 查询性能表:
- 选择 “全支腿 + 全配重” 工况。
- 找到 “臂长40米” 这一列。
- 查看 “幅度20米” 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性能表显示为 42吨。
- 判断与决策:
- 42吨(额定) > 40吨(实际),勉强满足,但安全裕度很小。
- 风险分析: 只有2吨的余量(5%),任何风吹草动(如风载、轻微操作不当)都可能造成超载,非常危险。
- 确定关键参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