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AC1600T8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来规划一次安全、高效的吊装作业。
核心要点:起重性能表是什么?
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机的“操作圣经”,它以表格形式详细列出了起重机在不同工况配置(主要是臂长和幅度)下,能够安全起吊的最大额定起重量。应用性能表的核心目的是:在吊装前,确保计划起吊的重量和作业半径(幅度)在起重机当前配置的安全能力范围内,防止超载事故发生。
三一SAC1600T8(160吨)作为一款高性能全地面起重机,其性能表非常复杂,因为它有多种配置组合:
- 主臂工况: 使用基本臂或伸缩臂。
- 副臂工况: 在主臂末端加装副臂,以增加起升高度。
- 塔式副臂工况: 使用更长的塔式副臂,用于超高、轻量物件的吊装。
- 风电专用工况: 针对风机吊装的特殊配置。
应用案例一:城市立交桥预制梁吊装(主臂工况)
场景描述: 需要在城市立交桥施工现场,将一块重45吨的预制混凝土梁吊装到桥墩上。桥墩高度为15米。现场空间有限,起重机支车位置距离桥墩中心约14米。
应用性能表步骤: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45吨(包括吊钩、索具的重量,假设总计为47吨)。
- 作业半径(幅度): 14米(从起重机回转中心到吊物中心的水平距离)。
- 所需起升高度: 桥墩高15米 + 索具高度约3米 + 安全余量 ≈ 19米。
选择工况配置:
- 此任务重量较大,但高度要求不高。优先选择主臂工况,因为其起重能力最强。
- 查阅SAC1600T8的主臂起重性能表。假设我们使用主臂全伸,需要找到能满足19米起升高度的臂长组合。通过计算,可能需要使用约30米左右的主臂长度。
查表与验证:
- 在性能表中,找到 “主臂长度:30米” 这一列。
- 在这一列中,向下找到 “作业半径:14米” 这一行。
- 表格交叉点的数字,即为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 52吨。
- 安全验证: 计划吊重47吨 < 额定起重量52吨。结论:工况安全。
额外考虑:
- 支腿状况: 性能表通常基于“全支腿”工况。必须确保现场地面坚实,起重机支腿完全伸出。
- 后方区域作业: 如果吊装发生在起重机正后方,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此区域的起重能力通常低于侧方和前方。性能表会明确标注不同回转区域的起重能力。
应用案例二:化工厂反应塔安装(副臂工况)
场景描述: 在化工厂区内,需要安装一个高50米、重25吨的反应塔。由于周围有现有设备,起重机必须停在较远位置,作业半径达到28米。
应用性能表步骤: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25吨 + 索具 ≈ 26吨。
- 作业半径: 28米。
- 所需起升高度: 反应塔高50米 + 空中翻身余量 ≈ 55米。
选择工况配置:
- 起升高度要求很高,主臂无法满足。必须使用主臂+副臂工况。
- 假设配置为:主臂31.7米 + 副臂23.5米,总臂长可达55.2米,满足高度要求。
查表与验证:
- 查阅SAC1600T8的副臂起重性能表。找到对应的主臂和副臂组合。
- 在“主臂31.7m,副臂23.5m”的配置下,查找 “作业半径:28米” 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 28吨。
- 安全验证: 计划吊重26吨 < 额定起重量28吨。结论:工况安全。
**关键注意事项(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