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TC1300T7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1300T7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1300T7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1300T7这款130吨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以其为依据。 STC1300T7的性能表会根据支腿全伸、半伸、不打支腿(轮胎工况) 以及不同的配重状态(全配重、半配重、无配重)和臂架组合(主臂、主臂+副臂)而变化。

以下通过几个典型的实际工作场景来说明如何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风电设备检修(主臂工况,大半径吊装)

场景描述: 在风电场,需要更换一台风机底部的变频器模块。模块重量约25吨,安装位置距离吊车中心(回转中心)约18米。现场作业空间充足,可以支全腿。吊车使用全配重(34吨)。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 这是最常用的工况——支腿全伸,使用全配重,主臂作业
  2. 查阅性能表: 找到STC1300T7在“支腿全伸、全配重”下的主臂起重性能表。性能表通常是一个矩阵,纵轴是工作幅度(吊装半径),横轴是臂长。
  3. 匹配参数:
    • 关键参数1 - 工作幅度(半径): 18米。
    • 关键参数2 - 吊载重量: 25吨。
    •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臂长,使得在18米幅度下,其额定起重量 大于等于 25吨。
  4. 查找与决策:
    • 查看性能表,在18米幅度这一行,从左向右看不同臂长对应的起重量。
    • 例如,你可能会发现:
      • 臂长18.6米时,18米幅度起重量约为35吨。(安全
      • 臂长28.6米时,18米幅度起重量约为28吨。(安全
      • 臂长33.6米时,18米幅度起重量可能降至22吨。(危险!超载!
    • 结论: 为了保证安全,必须选择臂长不超过28.6米的工况。为了增加安全余量和操作稳定性,可以选择臂长18.6米或24.6米。最终选择28.6米臂长,因为可能需要一些额外高度来越过障碍物。

要点: 此案例展示了臂长对起重量的巨大影响。在半径不变的情况下,臂长越长,起重量越低。绝不能想当然地以为“130吨的车吊25吨很轻松”,必须严格查表。


案例二:厂房内设备安装(支腿半伸工况,受限空间)

场景描述: 在一个老旧厂房内安装一台大型机床,重量15吨。由于厂房立柱和已有设备的限制,吊车无法完全展开支腿,只能采用支腿半伸的工况。设备需吊装到离吊车中心10米的位置。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 支腿半伸,使用全配重(或根据稳定性评估使用半配重)。支腿半伸时,吊车的稳定性下降,性能会大幅低于全伸工况。
  2. 查阅性能表: 切换到“支腿半伸”的专用性能表。这个表格的数据会保守很多。
  3. 匹配参数:
    • 工作幅度: 10米。
    • 吊载重量: 15吨。
  4. 查找与决策:
    • 在支腿半伸性能表的10米幅度行查找。
    • 你可能会发现,即使使用较短的臂长(如18.6米),在10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也可能只有20吨左右(而全伸时可能超过50吨)。
    • 结论: 15吨 < 20吨,因此作业是安全的。但必须注意,操作要极其平稳,因为稳定余量较小。如果计算出的额定起重量接近15吨(如16吨),则需要考虑减少配重(切换至半配重工况表查询)或寻找其他更安全的方案,因为安全余量太小。

要点: 此案例强调了作业现场条件对吊车性能的限制。在空间受限时,不能使用全伸性能表,必须使用对应的半伸性能表,其性能会大打折扣。


案例三:高空广告牌吊装(主臂+副臂工况)

场景描述: 需要拆除一个离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