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1300C起重机(13吨级汽车吊)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精通其应用,是确保吊装作业安全、高效的关键。
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什么?
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机操作员的“圣经”。它是一张多维度的表格或曲线图,明确规定了在特定工况配置下(如臂长、幅度、配重、支腿状态等),起重机能够安全起吊的最大额定起重量。
对于STC1300C,其性能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幅度(工作半径): 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最重要的参数,幅度越大,起重能力急剧下降。
-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
- 工况配置: 是否使用副臂、支腿是全伸还是半伸、是否使用配重等。
- 吊装方式: 是正后方吊装、侧方吊装还是360°全周吊装。通常后方吊装能力最强。
STC1300C常见的工况包括:
- 主臂工况: 使用基本臂(9.5米)或全伸主臂(21.5米或更长,根据不同型号)。
- 副臂工况: 在主臂末端加装副臂,以增加起升高度,但会显著降低起重能力。
应用案例详解
假设我们需要吊装一台重约8吨的设备到一栋建筑的二楼楼顶,楼高约10米,设备需要越过一些障碍物,因此吊装幅度(工作半径)预计为12米。
案例一:主臂工况下的常规吊装
步骤1:分析吊装需求
- 被吊物重量: 8吨
- 所需幅度: 12米
- 所需高度: 吊钩高度需要超过10米(楼高)+ 索具高度(约2米)+ 安全余量 ≈ 13米以上。
步骤2:查阅性能表(以STC1300C典型数据为例,具体请以官方手册为准)
我们查看 “主臂工况 - 360°全周作业 - 支腿全伸” 的性能表:
| 幅度(米) | 臂长 9.5米 | 臂长 13.5米 | 臂长 17.5米 | 臂长 21.5米 |
|---|---|---|---|---|
| 3米 | 13.0吨 | 11.5吨 | 8.5吨 | 6.5吨 |
| 5米 | 10.0吨 | 9.2吨 | 7.5吨 | 6.0吨 |
| 8米 | 6.8吨 | 6.5吨 | 5.8吨 | 4.8吨 |
| 10米 | 5.2吨 | 5.0吨 | 4.5吨 | 3.8吨 |
| 12米 | 4.0吨 | 3.8吨 | 3.5吨 | 3.0吨 |
| 14米 | 2.9吨 | 2.8吨 | 2.7吨 | 2.4吨 |
步骤3:匹配与决策
- 在12米幅度下,即使使用最短的9.5米臂长,额定起重量也只有4.0吨。
- 我们的设备重8吨,4.0吨 < 8吨,严重超载!
结论: 在主臂工况下,无法完成此次吊装任务。 必须考虑其他方案。
案例二:优化方案 - 减小工作幅度
步骤1:重新规划现场
- 如果场地允许,我们可以让起重机更靠近建筑物。假设可以将幅度减小到8米。
步骤2:再次查阅性能表
- 在8米幅度下,查看21.5米臂长(因为需要高度13米,9.5米臂长高度不够)的起重能力:4.8吨。
- 4.8吨 < 8吨,依然超载。
结论: 仅靠减小幅度到8米,使用主臂仍无法满足8吨的吊重需求。我们需要臂长足够长(以达到高度),但同时起重能力也要足够。
案例三:使用副臂工况(关键应用)
当主臂无法同时满足高度和重量要求时,副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