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1100T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字,而是随工况变化而动态调整的指导手册。 STC1100T作为一款110吨级的起重机,其性能强大,应用场景复杂,正确使用性能表至关重要。
理解STC1100T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性能表上的起重能力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也构成了不同的“工况”:
- 幅度(工作半径): 吊臂角度或伸长的函数,是决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 臂长: 主臂长度、副臂(固定副臂或变幅副臂)的接入。
- 配重: 全配重(通常为32.5吨)或部分配重。
- 支腿工况: 全支腿(360°全周作业)或半支腿(侧方或后方作业)。
- 吊钩滑轮组: 使用主钩还是副钩,穿绕的倍率(如4绳或8绳)会影响起重能力。
STC1100T的性能表通常会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 主臂工况表: 仅使用主臂,不同臂长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
- 主臂+副臂工况表: 接入副臂后,起重能力会显著下降,主要用于高空的轻型设备吊装。
- 专用工况表: 如使用重型固定副臂(Y型副臂)或塔式副臂时的特殊性能。
应用案例详解
我们通过三个典型的实际场景来说明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风电设备检修(主臂工况,中幅度,高精度吊装)
- 场景描述: 在一个风电场,需要更换一台风机顶部的齿轮箱部件。部件重量为28吨,风机轮毂高度为80米。作业场地平坦坚实。
- 工况选择与查询步骤:
- 确定基本参数: 重量=28吨,所需高度 > 80米(需加上吊索具高度和部件本身高度)。
- 选择臂长组合: 80米的高度,需要使用“主臂+副臂”或超长主臂。假设STC1100T采用44.5米主臂 + 25米变幅副臂的组合,总臂长可达69.5米。加上吊钩和臂头高度,可以达到要求。
- 查询性能表: 找到“主臂44.5m + 变幅副臂25m”的工况表。
- 确定幅度: 为保证安全,吊车需与塔筒保持一定距离。假设作业幅度(工作半径)为16米。
- 读取额定起重量: 在性能表中,对应“臂长69.5米,幅度16米”的位置,查得额定起重量为 32吨。
- 安全分析与决策:
- 对比: 计划吊重28吨 < 额定起重量32吨。初步判断可行。
- 考虑安全余量: 32吨的额定能力是在理想状态下。需考虑风载(风机顶部风很大)、吊索具重量(约1-2吨)、以及动态载荷(起升、回转时的惯性力)。通常要求实际吊重不超过额定起重量的75%-90%(视公司安全标准而定)。28吨 / 32吨 ≈ 87.5%,在严格的安全管理下,此工况可能被视为临界状态。
- 最终决策: 安全工程师可能会要求:
- 选择更优工况: 如果场地允许,将吊车位置前移,将幅度减小到14米,此时额定起重量可能增大到38吨,安全余量更充足。
- 加强监测: 在87.5%的负荷率下作业,必须全程监控风速,确保无突发阵风,动作缓慢平稳。
案例二:厂房钢结构吊装(主臂工况,大幅度,场地受限)
- 场景描述: 在一個已建成的厂房内安装屋頂钢梁。钢梁重15吨,需要安装到离地20米的位置。厂房内空间狭窄,吊车只能停在特定位置,作业幅度较大。
- 工况选择与查询步骤:
- 确定基本参数: 重量=15吨,安装高度≈20米。
- 选择臂长: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