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1000T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以其为根本依据。 STC1000T作为一款100吨级的汽车吊,其性能强大,但同时也意味着工况复杂,对操作精准度要求极高。
一、理解STC1000T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查看具体案例前,需要先读懂性能表上的几个关键参数:
工况(Configuration): 这是最重要的前提。STC1000T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工况:
- 主臂工况: 使用基本臂(13.5米)和全部主臂桁架(最长47.5米)。
- 主臂+副臂工况: 在主臂基础上,安装副臂(有9.5米、15.5米等多种长度和不同角度,如0°、15°、30°)。
- 固定副臂工况: 用于特殊超起作业。
- 超起工况: 配备超起装置(如STC1000T的SPS超起),能极大提升大臂长、大半径下的起重能力,是重型和极限吊装的关键。
工作幅度(Radius): 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量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臂长(Boom Length): 起重臂伸出的长度。幅度一定时,臂长越长,起重量越小。
额定起重量(Rated Capacity): 在特定工况、臂长和幅度下,起重机允许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这个数值已经包含了吊钩、索具等吊具的重量。
配重(Counterweight): STC1000T通常有基本配重和可选配重。性能表会明确标注对应的配重配置(如:全配重36.5吨)。
二、应用案例解析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需要将一个重35吨的设备安装到一座厂房的屋顶上,安装点离起重机预计站位点水平距离为20米,高度为30米。
案例1:主臂工况下的快速决策
步骤1:初步判断
- 设备重量:35吨
- 所需幅度:20米
- 所需吊装高度:30米(需考虑设备高度、吊索具长度和安全余量,起重臂顶端需高出安装点至少一定距离)。粗略估算,臂长至少需要
30米 + 约10米(安全高度及吊具)≈ 40米。
步骤2:查阅性能表(主臂工况,全配重) 我们查看STC1000T主臂工况的性能表:
| 臂长(米) | 幅度(米) | 额定起重量(吨) |
|---|---|---|
| ... | ... | ... |
| 40.2 | 18 | 39.5 |
| 40.2 | 20 | 36.0 |
| 40.2 | 22 | 32.5 |
| ... | ... | ... |
步骤3:分析与应用
- 在臂长40.2米,幅度20米时,额定起重量为36.0吨。
- 对比:设备重量35吨 < 额定起重量36.0吨。
- 结论:从数据上看,使用主臂工况可以完成此次吊装。但必须注意,36.0吨的额度非常接近35吨的负载,安全余量较小。操作时需要极其平稳,且要确保地面坚实、风速良好。如果现场条件稍有不利(如风力较大、地面松软),则应考虑更保守的方案。
应用要点:主臂工况结构简单,架设快捷,是首选方案。但当安全余量不足或臂长、幅度要求更高时,需考虑其他工况。
案例2:主臂+副臂工况下的应用(当主臂不够高或不够远时)
假设场景变化:安装点高度变为45米,幅度仍为20米。
步骤1:判断
- 所需臂长:
45米 + 约10米 ≈ 55米。STC1000T主臂最长47.5米,无法满足要求,必须使用主臂+副臂工况。
步骤2:查阅性能表(主臂+副臂工况,例如:主臂40.2米 + 副臂15.5米,角度30°) 我们查看对应性能表: | 主臂+副臂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