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800C6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绝对不能凭经验估算。 STC800C6的最大额定起重量是80吨,但这个数值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
一、 理解STC800C6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查看性能表前,必须理解影响起重能力的四个关键变量:
- 工况(支腿模式):STC800C6主要有两种基本工况:
- 全伸支腿,全方位作业:这是最常用的工况,起重能力最强、最稳定。性能表通常以此为基础。
- 半伸支腿或不用支腿(轮胎吊模式):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仅在特殊场地限制下使用,需查阅专门的性能表。
- 工作幅度(回转半径):吊臂头部到吊车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量的最关键因素。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 吊臂长度:吊臂伸得越长,起重能力越小。
- 配重:STC800C6通常有固定配重。如果进行超起作业(增加超起配重),会有另一套性能表,起重能力在特定幅度下会提升。
性能表的结构通常是一个矩阵: 左侧竖列是吊臂长度,上方横排是工作幅度,表格交叉点的数字就是在该吊臂长度和幅度下的最大额定起重量。
二、 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我们假设一个任务:将一台重35吨的设备吊装到15米高的平台上。
案例1:最佳工况(开阔场地,全伸支腿)
- 场地条件:工厂空地,地面坚实平整,周围无遮挡,可以全伸支腿。
- 应用分析:
- 确定吊装方案:设备需要提升到15米高,加上吊索具的高度,吊钩至少需要达到17-18米。STC800C6的基本臂(最短臂)约11米多,因此必须伸出吊臂。我们选择主臂24.5米工况(这是常用臂长组合)。
- 查阅性能表(以24.5米臂为例):
幅度(m) 6 8 10 12 14 16 18 ... 起重量(t) 28.5 24.5 21.2 18.5 16.2 14.3 12.7 ... - 问题:在24.5米臂下,即使站在最近的距离(6米幅度),最大起重量也只有28.5吨,小于我们的35吨设备重量。此方案不可行!
- 调整方案:我们需要更短的吊臂或更小的幅度。查阅18.3米主臂的性能表:
幅度(m) 6 8 10 12 14 起重量(t) 48.0 40.0 34.0 29.2 25.5 - 结论:使用18.3米主臂,在10米幅度时,额定起重量为34吨,非常接近35吨,但已超载。我们需要将幅度控制在8米以内(起重量40吨 > 35吨),这样有充足的安全余量。18.3米臂高足够完成15米高的吊装。
- 现场执行:将设备放置在离吊车回转中心8米以内的位置,使用18.3米主臂,平稳起吊。这是最安全、高效的方案。
案例2:受限工况(场地狭窄,需大幅度吊装)
- 场地条件:设备位置固定,离吊车停靠点有14米远,且平台高度仍是15米。
- 应用分析:
- 挑战:工作幅度被限制在14米。
- 查阅性能表:我们需要更长的吊臂才能达到高度,但同时大幅度会严重削弱起重能力。
- 查看31.7米主臂在14米幅度下的性能:起重量可能仅为12吨左右,远低于35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