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800汽车起重机(通常为STC800T5或STC800C7等型号)的起重性能表在不同工况下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以其为依据。 性能表上的数据是根据起重机结构强度、整机稳定性(抗倾覆能力)计算得出的,绝对不可逾越。
一、认识STC800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STC800是一款80吨级的汽车起重机,其性能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变量,这些变量共同决定了额定起重量:
工况:主要取决于支腿的伸展情况。
- 全支腿:所有支腿全部伸出,提供最大的稳定性和起重能力。这是最常用的工况。
- 半支腿:支腿部分伸出,稳定性降低,起重能力相应减小。通常在场地受限时使用。
- 不用支腿(轮胎工况):起重能力最小,极少使用,风险极高。
幅度: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臂长:主臂伸出的长度。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小。
配重:STC800通常有固定配重和可选配重。使用全部配重时性能最佳。
作业方位:性能表通常默认的是侧方和后方的起重性能,因为这两侧最稳定。严禁在起重机前方(驾驶室后方)区域进行超负荷吊装,此区域的起重能力会大幅降低。
二、应用案例解析
以下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实际工作场景来说明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厂房钢结构吊装(标准工况,精确计算)
- 场景:在开阔的工地吊装一根重15吨的钢梁。计划使用30米的主臂。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场地开阔,使用全支腿、全配重工况。
- 确定幅度:起重机中心需距离钢梁安装点一定距离,假设经测量,幅度为10米。
- 查询性能表:找到“全支腿、全配重”工况页,找到“主臂30米”对应的列,向下查看“幅度10米”一行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在30米臂、10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 28吨。
- 安全校核:
- 吊物重量(15吨)< 额定起重量(28吨)。
- 安全余量:(28 - 15) / 28 ≈ 46%,余量充足,作业安全。
- 额外考虑:还需加上吊钩、索具的重量(例如0.5吨),那么总吊重为15.5吨,依然远低于28吨,安全。
案例二:狭窄场地设备就位(受限工况,风险控制)
- 场景:在已建成的厂区内,更换一台重12吨的设备。场地狭窄,一侧靠近墙壁,支腿无法完全伸出,只能使用半支腿工况。设备需放置到室内,要求幅度较大,假设为14米。需要使用28米臂长。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场地受限,必须使用半支腿工况。此时绝不能套用全支腿的性能数据!
- 查询性能表:切换到“半支腿”工况页,找到“主臂28米”列,查看“幅度14米”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在半支腿、28米臂、14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 13.5吨。
- 安全校核:
- 吊物重量(12吨)< 额定起重量(13.5吨)。
- 安全余量:(13.5 - 12) / 13.5 ≈ 11%。余量非常小!
- 风险分析与决策:
- 风险高:11%的余量意味着任何意外(如突然起风、设备晃动、小幅度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超载,引发倾覆风险。
- 必须采取的措施:
- 精确计算重量:确保设备重量12吨是准确的,包括所有附件。
- **使用精确的测距工具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