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750S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来指导实际吊装作业。
核心要点: 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它规定了起重机在特定工况(主要是臂长和幅度)下,能够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STC750S作为一款75吨级的起重机,其性能表非常详细,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守。
理解STC750S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查看性能表前,必须先明确几个概念:
- 幅度(工作半径): 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在相同幅度下,臂长越长,起重能力越小。
- 支腿工况: STC750S通常有全支腿和半支腿两种主要工况。全支腿提供最大的稳定性,起重能力最强;半支腿用于空间受限场合,但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性能表通常基于全支腿工况。
- 配重: STC750S可能有主配重和附加配重选项。使用附加配重能提升起重能力,但必须确保车辆总重符合道路法规。
- 副臂: 当主臂高度不够时,需要加装副臂。加装副臂后,起重性能表会完全不同,起重能力会显著降低。
应用案例解析
以下是三个典型的作业场景,演示如何应用起重性能表。
案例一:常规厂房钢结构吊装(使用主臂)
- 场景描述: 在开阔的工地吊装一根重15吨的钢梁。安装高度为20米。现场地面坚实平整。
- 应用步骤:
- 确定吊装参数:
- 被吊物重量: 15吨(必须包括吊钩、索具的重量,假设总计为15.5吨)。
- 所需高度: 20米(钢梁高度+索具高度+安全余量)。假设需要吊钩达到22米。
- 选择工况: 地面开阔,使用全支腿工况。不需要副臂。
- 查阅性能表(主臂工况):
- 在性能表中,我们需要找到一列,其臂长能够满足22米的起升高度。STC750S的主臂长度通常在13.2米到44米之间。
- 查看“臂长”与“幅度”交叉的表格。例如,我们选择28.2米的臂长。在28.2米臂长下,我们需要计算幅度。
- 估算幅度: 起重机将停放在钢梁安装位置附近。假设吊机回转中心到钢梁安装点的水平距离(即幅度)约为10米。
- 查表与验证:
- 在性能表上,找到“臂长28.2米”这一行,然后横向查看“幅度10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值)查表得:在28.2米臂长、10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19.5吨。
- 安全判断:
- 被吊物总重15.5吨 < 额定起重量19.5吨。
- 结论: 该工况是安全的。但作业时,幅度应控制在10米以内,并需缓慢平稳操作。
- 确定吊装参数:
案例二:设备就位(狭窄场地,使用半支腿)
- 场景描述: 在工厂内部维修区,吊装一台重8吨的机器设备。空间狭窄,一侧靠墙,无法完全打开支腿,只能使用半支腿。所需幅度为7米。
- 应用步骤:
- 确定参数: 重量8吨(含索具8.2吨),幅度7米。高度要求不高,使用较短主臂即可,如16.2米。
- 选择工况: 半支腿工况。这是关键区别! 必须切换到《半支腿起重性能表》,绝不可使用全支腿性能表。
- 查阅性能表(半支腿工况):
- 找到半支腿性能表,选择臂长16.2米,幅度7米这一栏。
- 查表与验证:
- (假设值)查表得:在半支腿、16.2米臂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