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AC600T6-8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AC600T6-8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AC600T6-8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和“法律文书”。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依据性能表进行,严禁超载或在不安全的工况下作业。
三一SAC600T6-8 基本参数回顾:
- 最大起重量: 600吨
- 主臂最大长度: 84米(不含超起)
- 主臂+副臂最大长度: 84米 + 54米 = 138米(需配置超起装置)
- 典型工况: 通常配备主臂、塔式副臂、超起装置等多种配置,以适应不同场景。
应用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典型的大吨位、大半径工况)
场景描述: 在某风电场,需要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重量95吨),轮毂高度为100米。现场作业半径为16米。
应用性能表的步骤:
- 确定工况配置: 由于吊装高度超过100米,必须使用 “主臂 + 塔式副臂 + 超起” 工况。假设配置为:主臂84米 + 塔式副臂54米,超起配重XXX吨,超起半径XX米(这些是性能表查询的前提)。
- 查阅正确的性能表: 在操作手册中找到对应此工况的《起重性能表》。性能表通常是一个多维表格,横轴是作业半径,纵轴是臂长组合,表格内的数值是额定起重量。
- 交叉查询:
- 已知参数: 吊装高度 ≈ 100米,作业半径 = 16米,吊物重量 = 95吨。
- 查询: 在性能表中,找到臂长组合为“84m + 54m”的行,再找到半径为“16m”的列,两者的交叉点数值即为该工况下的最大允许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 108吨。
- 安全分析与决策:
- 对比: 额定起重量(108吨) > 吊物重量(95吨)。
- 安全余量计算: (108 - 95) / 95 ≈ 13.7%。这个余量考虑了吊钩、索具的重量以及风载等动态因素,通常要求有10%-15%以上的余量。此案例中余量充足,方案可行。
- 关键点: 如果现场有风,必须参考性能表中的“风载修正表”,可能会降低允许起重量。同时,必须确保超起配重和半径严格按照性能表要求设置。
应用案例二:化工厂反应塔吊装(主臂工况,考验起重能力)
场景描述: 在化工厂检修区,需要更换一个重达180吨的反应塔。反应塔就位高度为35米,由于周围设备密集,吊车支车位置受限,最大作业半径为12米。
应用性能表的步骤:
- 确定工况配置: 吊装高度35米,使用主臂即可满足要求。考虑使用超起装置以提升起重能力。配置为:主臂长度约40-45米,带超起。
- 查阅性能表: 找到“主臂工况(带超起)”的性能表。
- 交叉查询:
- 已知参数: 作业半径 = 12米,吊物重量 = 180吨。
- 查询: 在性能表中,找到臂长约为40-45米的行(选择能覆盖35米高度的最短臂长,因为臂越短,起重能力越强),再找到半径12米的列。假设查表结果为 额定起重量195吨。
- 安全分析与决策:
- 对比: 195吨 > 180吨。
- 安全余量: (195 - 180) / 180 ≈ 8.3%。这个余量略显紧张。
- 决策:
- 方案一(优化): 如果场地允许,尝试将支车位置前移,将作业半径缩小到10米。查询半径10米对应的起重量可能达到220吨以上,安全余量大大增加,是更优选择。
- 方案二(谨慎执行): 如果无法缩小半径,必须在8.3%的余量下作业。此时需要采取极其严格的措施:确认吊钩、索具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