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600T5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循性能表的规定,严禁超载。
STC600T5是一款60吨级的五节臂汽车起重机,其起重能力与工作幅度、臂长、配重状态、支腿跨距以及是否使用副臂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性能表就是这些变量组合下的安全起重量的数据化体现。
案例一:基础工况 - 厂房内设备安装
- 场景描述:在一个新建的厂房内,需要将一台重18吨的设备吊装到混凝土基础上。设备安装位置距离起重机预计站位约10米。厂房净高15米,空间宽敞,无障碍物。
- 工况分析与性能表查询: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18吨
- 工作幅度:10米(从起重机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线的水平距离)
- 臂长:由于厂房净高15米,加上吊索具和设备高度,主臂伸出不会超过20米。我们选择18.5米臂长(这是性能表中的标准臂长之一)。
- 配重与支腿:在厂房内,地面坚实,可全伸支腿,使用16.6吨的全配重。
- 查询性能表(模拟数据,请以官方手册为准):
- 找到 “主臂工况 - 全支腿 - 16.6t配重” 的性能表。
- 在纵列中找到 臂长 18.5m,在横排中找到 幅度 10m。
- 两者交汇的格子里数字,即为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询结果为 22.5吨。
- 确定关键参数:
- 应用决策:
- 安全性判断:设备重量18吨 < 额定起重量22.5吨。安全,可以作业。
- 操作要点:虽然额定重量满足要求,但实际操作中仍需平稳起吊,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确保设备平稳就位。
案例二:极限工况 - 靠近幅度极限吊装
- 场景描述:在工地边缘,需要将一捆重8吨的钢筋吊运到基坑旁。由于场地限制,起重机无法更靠近,吊装幅度达到22米。
- 工况分析与性能表查询: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8吨
- 工作幅度:22米(这是一个较大的幅度)
- 臂长:为了达到22米幅度,臂长需要更长,选择31.5米臂长。
- 配重与支腿:全支腿,全配重。
- 查询性能表:
- 在 臂长31.5m 列和 幅度22m 行的交汇处,查询额定起重量。假设结果为 8.5吨。
- 确定关键参数:
- 应用决策:
- 安全性判断:8吨 < 8.5吨。理论上可行,但已非常接近极限。
- 风险分析与操作要点:
- 严禁超载:绝对不能再增加任何重量,甚至要考虑吊钩、索具的重量(通常有扣除比例)。
- 严格监控幅度:幅度是影响起重能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操作时必须使用电子力矩限制器,并密切观察幅度变化,严禁在吊重时变幅减小幅度(容易导致超载)。
- 地面检查:确保支腿下方的地面坚实平整,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因地面下沉导致幅度增大而发生事故。
- 平稳操作:必须轻起轻落,避免任何冲击载荷。
案例三:复杂工况 - 使用副臂进行高塔吊装
- 场景描述:需要安装一个位于35米高处的通信塔尖部件,部件重3吨。由于高度超过主臂极限,必须使用副臂。
- 工况分析与性能表查询: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3吨
- 主臂长度:假设主臂全伸至 40米。
- 副臂长度:安装 17米 的副臂。
- 副臂角度:选择 30° 夹角(副臂
- 确定关键参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