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550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具体应用其《起重性能表》。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核心原则: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以其为依据,并充分考虑现场实际工况。
STC550是一款55吨级的汽车起重机,其性能表会根据支腿全伸、半伸、不用支腿以及不同臂长组合(主臂、主臂+副臂) 而不同。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城市建筑工地设备吊装(标准工况)
- 场景描述:在市区一个空间有限的建筑工地,需要将一台重约15吨的空气压缩机吊装到地下室顶板(高度约10米)。地面为硬化水泥地,坚实平整。起重机有足够的空间将支腿全伸。
- 应用性能表步骤:
- 确定工况:这是最常用的工况——支腿全伸,360°全方位回转。我们使用《主臂起重性能表》(通常为支腿全伸,360°作业)。
- 确定工作幅度(半径):测量从起重机回转中心到预放设备位置的水平距离。假设这个距离是10米。
- 确定臂长:起升高度10米,加上吊钩、索具的高度(约2-3米),以及需要的安全余量,总高度约13米。STC550的基本臂(最短臂)长度就超过13米,因此我们选择使用相对较短的臂长,比如15.2米或18.3米。较短的臂长在同等幅度下起重能力更强。
- 查表:在性能表中,找到对应 “臂长15.2米” 的这一行,然后横向查找 “幅度10米” 对应的列。交叉点的数值就是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在臂长15.2米,幅度10米时,额定起重量为20吨。
- 安全验证:
- 吊装重量:15吨(设备重) + 0.5吨(吊钩、索具重) ≈ 15.5吨。
- 比较:15.5吨(实际重量) < 20吨(额定起重量)。符合要求。
- 安全余量:(20 - 15.5) / 20 = 22.5%,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安全余量。
- 结论:此吊装方案安全可行。操作时需确保幅度稳定在10米以内,并注意回转区域的安全。
案例二:跨障碍物吊装(中长臂工况)
- 场景描述:在厂区内,需要将一个重8吨的钢结构部件吊过一道6米高的围墙,安装到墙后15米远的基础上。
- 应用性能表步骤:
- 确定工况:支腿全伸,360°回转。
- 确定幅度和臂长(关键步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水平吊装。我们需要计算起重机臂需要抬起多高才能越过障碍。
- 障碍高度:6米。
- 障碍距离:假设起重机停好后,回转中心到围墙的水平距离是8米。
- 所需臂长计算:这是一个几何问题。需要保证吊臂在仰起时,其顶端(滑轮组)与障碍物有安全距离。简化估算:臂长至少需要 > √(8² + 6²) ≈ 10米,但考虑到安全净空和吊钩高度,可能需要选择更长的臂,如24米或更长。
- 实际工作幅度:部件最终要放到墙后15米远的基础上的,所以最大工作幅度将是8米(到墙)+ 15米(墙后距离)= 23米。这个幅度是决定起重能力的关键。
- 查表:在性能表中,找到 “臂长24米” 或更长的臂长(如28.5米),然后横向查找 “幅度23米” 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臂长28.5米,幅度23米时,额定起重量为9.5吨。
- 安全验证:
- 吊装重量:8吨 + 0.5吨 ≈ 8.5吨。
- 比较:8.5吨 < 9.5吨。符合要求,但安全余量很小。
- 特别注意:此工况安全余量仅约10%,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