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500E-1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进行安全、高效作业。
首先,请务必明确一个核心原则:所有吊装作业都必须以随车《起重性能表》为准,任何其他资料(包括本回答)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官方手册。
一、理解STC500E-1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查看性能表前,必须理解几个决定起重能力的关键参数:
工况(Configuration):STC500E-1通常有几种基本工况:
- 主臂工况:使用全部或部分主臂进行吊装。
- 副臂工况:在主臂末端加装副臂,用于需要更大高度的作业,但起重能力会显著降低。
- 固定副臂工况:副臂与主臂成一定夹角固定,用于特殊空间作业。
幅度(Radius):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量的最关键因素。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臂长(Boom Length):主臂伸出的长度。在相同幅度下,臂长越长,起重能力越小。
支腿状态(Outrigger Position):
- 全伸(Full Outrigger):所有支腿完全伸出,这是获得最大起重能力的标准工况。
- 半伸(Half Outrigger):支腿部分伸出,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
- 不用支腿(On Rubber):使用轮胎支撑,起重能力最小,仅用于微调等极轻作业。
二、应用案例解析
我们假设一个典型的吊装场景,并模拟操作手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工地设备安装(主臂工况,全伸支腿)
场景描述:需要将一台重 10吨 的空气压缩机吊装到厂房二楼平台,平台高度约12米。吊装位置距离起重机回转中心约 8米。
操作手查表与决策流程:
确定关键参数:
- 吊重:10吨(需考虑吊钩、索具重量,假设总重为10.5吨)。
- 所需幅度:8米。
- 所需高度:平台高12米,加上索具和安全高度,吊钩至少需要15米的高度。
查询《起重性能表》(主臂工况,全伸支腿):
- 找到 “幅度(m)” 为8米的那一列。
- 向下查看不同臂长对应的起重量。例如:
- 臂长10.4米时,起重量可能为20.0吨。
- 臂长17.6米时,起重量可能为14.5吨。
- 臂长24.8米时,起重量可能为11.0吨。
- 臂长32.0米时,起重量可能为8.5吨。
分析与决策:
- 满足重量要求:我们的吊重是10.5吨。从表中看,当臂长24.8米时,8米幅度下的起重量为11.0吨 > 10.5吨,满足要求。
- 满足高度要求:24.8米的主臂,在8米幅度下,吊钩的最大起升高度肯定超过15米(具体高度需查《起升高度表》或计算),满足要求。
- 安全余量:11.0吨 - 10.5吨 = 0.5吨的安全余量。这个余量偏小,操作手需要非常平稳地操作,避免任何突然的晃动。最佳选择是使用更短的臂长,如果现场空间允许,可以尝试将车开近一些,减小幅度到7米。查表可知,7米幅度下,24.8米臂长的起重量会更大(例如13.5吨),安全余量更充足。
结论:在此工况下,可以使用约25米的主臂,在8米幅度内安全完成吊装。但优先考虑减小幅度以增加安全系数。
案例二:高空广告牌拆除(副臂工况)
场景描述:拆除一个重 2.5吨 的旧广告牌,安装高度约35米。由于前方有障碍物,起重机必须停在较远位置,幅度预计为 16米。
操作手查表与决策流程: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重:2.5吨(含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