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500C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工况配置】和【作业半径】动态变化的。
STC500C作为一款50吨级的汽车吊,其标准性能表通常基于基本臂(最短臂长)、360°全回转、支腿全伸的最佳工况。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副臂、在狭窄场地作业(支腿半伸),甚至进行带载行驶等特殊作业。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标准工况下的厂房钢结构吊装
- 场景描述:在一个开阔的工地,需要将一根重12吨、长18米的钢梁吊装到10米高的位置。现场地面坚实,支腿可以全伸。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这是最理想的标准工况。使用主臂,360°全回转。
- 查找性能表:查阅STC500C《主臂起重性能表》(全支腿、360°回转)。
- 计算关键参数:
- 作业半径:吊车中心到钢梁就位点的水平距离。假设为10米。
- 臂长:需要吊装到10米高,加上吊钩、索具的高度和安全余量,预计需要伸出臂长至18米左右。
- 查表与决策:
- 在性能表中,找到 “臂长18米” 与 “半径10米” 的交叉点。查表可得,此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约为14吨。
- 安全校验:吊物重12吨 < 额定起重量14吨。符合安全要求,可以作业。
- 注意事项:还需考虑风载、吊具重量(约0.5吨)等,确保总重仍在安全范围内。
案例二:使用副臂进行高空设备安装
- 场景描述:需要将一个重3吨的空调机组吊装到20层楼高(约60米)的屋顶。现场空间有限,吊车无法过于靠近建筑物。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主臂长度已无法满足要求,必须安装副臂。STC500C通常配有桁架式副臂,可显著增加起升高度。
- 查找性能表:此时必须查阅 《主臂+副臂起重性能表》 。该表与主臂性能表完全不同,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
- 计算关键参数:
- 作业半径:由于楼高,吊车需要保持较远距离,假设半径为16米。
- 臂长组合:主臂全伸(假设31.5米) + 副臂(假设17.5米),总臂长约49米。
- 查表与决策:
- 在副臂性能表中,找到 “主臂31.5米 + 副臂17.5米” 与 “半径16米” 的交叉点。查表可得,此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可能仅为3.5吨左右。
- 安全校验:吊物重3吨,已经非常接近额定起重量3.5吨。此工况风险极高!
- 决策:必须采取严格措施:
- 确认地面承载力绝对达标。
- 进行无风或微风天气作业。
- 动作必须极其平稳缓慢,严禁急停急启。
- 考虑是否可以使用更大吨位的吊车(如80吨)来获得更高的安全系数。
案例三:狭窄场地下的支腿半伸作业
- 场景描述:在市区狭窄道路上进行管道铺设,一侧是围墙,吊车无法全伸支腿。
- 应用步骤:
- 确定工况:这是非标准、高风险工况。必须使用 《支腿半伸性能表》 ,并且起重性能会急剧降低。同时,作业范围通常被限制在支腿伸出一侧的方向(如前方或侧方),严禁吊重回转至支腿未全伸的一侧。
- 查找性能表:找到对应“半支腿”工况的性能表。这个表格的起重量远低于全支腿工况。
- 计算关键参数:
- 作业半径:假设为8米。
- 臂长:假设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