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TC250C5-6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250C5-6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250C5-6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以它为最高依据。 STC250C5-6作为一款25吨级的起重机,其性能表主要受三个关键因素影响:幅度、臂长、配重状态。
一、理解性能表的关键参数
- 幅度:吊臂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直下落点的水平距离。这是最重要的参数,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 臂长:主臂伸出的长度。在相同幅度下,臂长越长,起重能力越小。
- 工况:STC250C5-6通常有以下几种工况,对应不同的性能表:
- 主臂工况:使用基本臂(10.4米)到全伸臂(31.5米或40米,取决于型号)进行作业。这是最常用的工况。
- 副臂工况:在主臂基础上安装副臂(通常有7.5米或9.5米等选项),用于需要更高起升高度但起重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 带副臂起重性能表会单独列出。
- 配重:是否安装全部配重(7.2吨)。行驶时通常不装或只装部分,作业时必须安装全部配重才能达到额定性能。
二、应用案例解析
我们假设一个典型的吊装场景:需要将一台重10吨的设备吊装到离地面15米高、距离起重机中心12米远的平台上。
案例1:主臂工况下的标准吊装
步骤1:确定关键参数
- 被吊物重量:10吨
- 所需幅度:12米
- 所需高度:15米(需考虑吊索具高度,假设约1.5米,则吊钩需达到约16.5米)
步骤2:查阅性能表(主臂工况) 我们查看STC250C5-6的主臂起重性能表(假设配重7.2吨全装)。
| 幅度 (m) | 臂长 10.4m | 臂长 14.5m | 臂长 18.6m | 臂长 22.7m | 臂长 26.8m | 臂长 31.5m |
|---|---|---|---|---|---|---|
| 10 | 25.0 | 20.2 | 16.0 | 13.0 | 10.5 | 7.5 |
| 12 | 17.5 | 15.5 | 13.0 | 10.8 | 9.0 | 6.8 |
| 14 | 13.2 | 12.0 | 10.5 | 9.0 | 7.8 | 6.0 |
步骤3:分析与决策
- 在幅度12米这一列,从上往下看,找到能满足16.5米高度的臂长。臂长18.6米时,高度足够。
- 查看幅度12米、臂长18.6米交叉点的额定起重量:13.0吨。
- 安全校验:被吊物10吨 < 额定起重量13.0吨。符合安全要求。
- 结论:可以选择使用约19米左右的臂长,在12米幅度下安全完成此次吊装。作业时还需考虑风载、地基等安全因素。
案例2:临界状态下的风险决策(非常重要!)
假设场景不变,但设备实际重量为12.5吨。
- 分析:从性能表看出,在12米幅度、18.6米臂长下,额定起重量为13.0吨。12.5吨似乎小于13.0吨。
- 风险点:
- 临界负荷:12.5 / 13.0 ≈ 96%,负荷率已非常高,接近性能极限。
- 误差风险:设备实际重量可能有误差,吊索具也有重量。
- 力矩限制器: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电脑)可能会报警或自动切断危险动作。
- 正确决策:
- 方案一(优选):尝试减小幅度。如果能把幅度降到10米,同样臂长下起重量为16.0吨,安全余量大大增加。
- 方案二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