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参数应用
当然可以。三一STC250T4作为一款25吨级的明星汽车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司机和安全员在每次吊装作业前必须精准运用的“圣经”。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工况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以确保作业安全、高效。
首先,理解性能表的核心要素
在分析案例前,必须明确STC250T4性能表的几个关键参数:
- 幅度(工作半径): 吊臂铰点中心到吊钩垂直线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
-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
- 额定起重量: 在该幅度和臂长下,起重机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性能表上的数值是在“打支腿、整车调平、360°全回转”的理想工况下的数据。
- 倍率: 滑轮组穿绕的钢丝绳倍数,影响吊钩的起升速度和最大起重量。
- 工况区: 性能表通常用不同颜色或线条划分区域,代表不同的臂长组合和起重能力。
重要前提: 任何吊装前,都必须精确计算吊物重量(包括吊具索具重量),并勘察现场环境(如地面承载力、是否有障碍物、风速等)。
应用案例详解
案例一:近距离厂房内设备安装(小幅度、短臂长)
- 场景描述: 需要在厂房内将一个重达10吨的设备吊装到基础上。厂房内空间狭窄,起重机只能停在设备基础旁约4米的位置。厂房净高足够,无需伸出过长吊臂。
- 性能表应用步骤:
- 确定关键参数: 已知吊重 ≈ 10吨,工作半径 ≈ 4米。
- 查阅性能表: 查找STC250T4性能表中“幅度(m)”为4米这一列。
- 匹配臂长: 由于距离近、高度低,我们选择最短的主臂工况。查看“主臂10.4米”或“主臂13.2米”行。
- 在4米幅度下,即使是10.4米的最短臂,其额定起重量也远大于10吨(通常可达25吨左右)。
- 安全确认:
- 结论: 此工况非常轻松,起重能力有大量富余。但需特别注意:
- 地面承载力: 厂房内地面是否为加固地面?必须确保支腿下方垫好足够面积的钢板或路基板。
- 微动性: 近距离安装对操作的微动性要求高,STC250T4的液压系统能很好地满足。
- 障碍物: 注意厂房内的立柱、屋顶等,避免回转或起臂时发生碰撞。
- 结论: 此工况非常轻松,起重能力有大量富余。但需特别注意:
案例二:中距离钢结构吊装(中等幅度、中等臂长)
- 场景描述: 在工地上,需要将一根重7吨、长12米的钢梁吊装到离起重机中心8米远的立柱上。安装高度约10米。
- 性能表应用步骤:
- 确定关键参数: 吊重 ≈ 7吨,工作半径 ≈ 8米,所需吊钩高度 > 10米 + 索具高度 + 安全距离 ≈ 13米。
- 计算所需臂长: 通过几何关系简单估算:臂长 ≥ √(半径² + 高度²) = √(8² + 13²) ≈ 15.3米。因此,需要伸出臂长超过15.3米。
- 查阅性能表: 找到“幅度8米”这一列,然后向下查找臂长。我们需要找到臂长大于15.3米且额定起重量大于7吨的工况。
- 例如,在性能表上,臂长17.6米,幅度8米时,额定起重量可能为9.5吨。
- 臂长20.3米,幅度8米时,额定起重量可能为8.0吨。
- 选择最优工况:
- 选择17.6米臂长: 起重量9.5吨 > 7吨,安全余量充足,是最稳妥的选择。
- 为什么不选更长的臂? 20.3米臂长虽然也满足要求(8.0吨 > 7吨),但安全余量较小,且臂长越长,吊臂的柔韧性越大,对操作稳定性要求更高。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前提下,优先使用更短的臂长。
- 安全确认:

下载APP